【平博讲堂】王博文:远古回声如何股票融资
——考古视野下的常山下层文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挖掘和弘扬文物价值,推动文物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效提升馆内职工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4月3日上午,平凉市博物馆特邀镇原县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王博文先生做客“平博讲堂”,为全馆职工开展“远古回声——考古视野下的常山下层文化”专题讲座。
王博文,甘肃镇原人,长期从事地方区域史及文物考古研究,在《文物》《考古》《考古与文物》《文博》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4部,参与编写专著6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参与省级文物保护研究课题5项,获甘肃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庆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三等奖5次,为庆阳市领军人才。
展开剩余49%常山下层文化是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镇原县茹河南岸的城关镇常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900年。常山下层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东部的泾、渭两河流域的上游地区,已知的分布范围包括今甘肃庆阳、平凉、天水三市的全部,定西、白银、陇南的部分,以及陕西咸阳北部和宁夏南部边缘地区。常山下层文化独特的制陶工艺、居住环境和墓葬习俗,为了解史前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证据。
讲座中,王博文先生凭借多年考古调查的独特视角,从文化发现命名、解读,到古人生活风貌、社会习俗信仰、制陶工艺与经济体系,再到重点遗址剖析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常山下层文化这一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过渡性文化遗存的内涵,对梳理陇东新石器时代文化脉络、探寻齐家文化起源意义重大。讲座内容丰富、生动精彩,对职工掌握学术动态、拓宽视野、提升陈列展览与学术研究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现场反响热烈,一致认为有助于夯实业务知识储备。
平凉市博物馆将继续利用好平博讲堂这一平台如何股票融资,邀请更多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知识,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持续推动文物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为职工提升业务能力,为观众提供更优质文化服务。
发布于:北京市